
雨湖融媒9月10日讯(通讯员 刘芳)夏末秋初,走进雨湖区长城乡高坪村,修缮一新的水渠潺潺流淌,整洁的道路蜿蜒于绿荫之中,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勤劳忙碌的身影,一幅生机勃勃的乡村画卷扑面而来。近年来,高坪村坚持以党建为引领,深耕基层治理,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。
一堂特殊的“观影课”:国歌声中亮初心
9月3日,高坪村村委会气氛庄严肃静。党员代表齐聚一堂,集中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。当象征胜利的80响礼炮划破长空,令人动容的一幕悄然上演:无需口令,不分老少,在场的党员代表们不约而同地肃然起立,跟着旋律共同哼唱起雄壮的国歌。这一刻,拳拳爱国心与浓浓使命感交相辉映,汇聚成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。这正是高坪村党支部创新党员教育的生动缩影。通过专题学习、线上平台、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等方式,彻底打破“填鸭式”学习模式。今年以来,已开展沉浸式学习活动7场,让党员们在一次次思想淬炼中,筑牢了信仰之基,激发了干事热情,真正成为基层治理最可靠的中坚力量。
一份温暖的“民生账”:精准帮扶显真情
高坪村党支部始终秉持“党建成效看民生”的理念,将“民情台账”转化为“民生清单”,瞄准百姓“急难愁盼”,精准施策、暖心服务。针对全村68名残疾人,专职残疾人联络员逐一上门走访,为他们申请轮椅、矫形鞋、防丢失手环等辅助器械,送去夏季防暑物资;帮助高考学子申请助学金近2万元,为5名大病户申请临时救助1.2万元。更让村民交口称赞的是,高坪村党支部巧妙整合资源,创新开办“七彩暑假”夏令营,30余名儿童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学知识、玩游戏,解决了务工家长的后顾之忧。一桩桩、一件件民生实事,如春风化雨,让村民真切感受到“党组织就在身边”。
一张坚实的“防护网”:动态监测守底线
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,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,高坪村深耕“三听三问”机制,织就了一张有效防贫的“监测网”。村“两委”和党员代表迈开脚步,深入田间地头、农户家中,召开民情恳谈会,倾听最真实的声音。对突发重病、失业等重点家庭实行“一对一”动态监测,建立台账、提前预警、精准帮扶,成功化解返贫风险8例,实现了从“人找政策”到“政策找人”的暖心逆转,为推进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。
一批关键的“基础桩”:提质赋能促发展
乡村振兴,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关键支撑。高坪村从群众最急迫的需求入手,大力实施基础设施提升工作,完成桐梓组、牛角塘水渠清淤护砌4000米,有效改善400余亩良田的灌溉条件;大面积推广低镉品种“中安2号”“中安7号”,实现今年早稻亩产湿谷1000斤的丰收佳绩。推进农村危房改造,3户低收入家庭喜迁新居。一渠清水、一片稻浪、一瓦新房,夯实的是发展之基,温暖的是百姓之心。
党旗飘扬风帆劲,砥砺奋进谱新篇。高坪村以党建这颗“定盘星”,实现了基层组织由“强”到“活”、乡村治理由“治”到“兴”、百姓生活由“好”到“福”的跨越转变,正在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上迈出更加坚定的步伐。
责编:梅晓蕾
来源:长城乡—高坪村
乐之书店“如约而至”:静享阅读时光,尽享诗意人生
视频丨万楼·青年码头,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,让老湘潭焕发新活力!
文旅专题丨一路芬芳 经典雨湖
专栏丨雨湖文苑
义源当铺思“秋”
视频丨穿越时空的风情 唤醒传统街区的温情记忆 风车坪文创街区举行汉服快闪秀
张岱:老窑湾筷子巷纪事
张岱:今昔唐兴街
下载APP
分享到